歷史人物
進入場景高錕
早年生活
1933年11月高錕出生於中國上海,出身書香門弟。祖父高吹萬是清末江南著名書畫家,父親高君湘律師是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學院博士,而他自小就對化學和物理產生興趣。1949年移民到香港,高錕中學就讀於香港聖若瑟書院,高中畢業後雖已考上香港大學,但因當時香港大學沒有機電工程專業,他就到了當時位於倫敦的伍利奇理工學院升學,於1957年取得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理學學士學位,及後1965年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獲得英國倫敦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
職業與科研成就
1957年,高錕進入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在旗下一英國子公司標準電話與電纜公司任工程師。1960年,他進入ITT設於英國的歐洲中央研究機構——標準通訊實驗室,在那裏工作了十年,其職位從研究科學家升至研究經理。
1964年,他提出在電話網絡中以光代替電流,以玻璃纖維代替導線。
1965年,高錕與霍克漢姆共同得出結論,玻璃光衰減的基本限制在每公里20分貝以下,這是光通信的關鍵值。這一結論開啟了尋找低損耗材料和合適纖維以達到這一標準的里程。
1966年,高錕發表了一篇題為《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的論文,開創性地提出光導纖維在通信上應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長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絕緣性纖維的結構和材料特性以一條細如髮絲的光纖代替千百萬條銅線, 初被人質疑, 至90年代被廣泛利用,因此被譽為 [光纖之父]。
1970年應香港中文大學邀請籌辦電子工程系,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大電子系教授及講座教授,任職四年。
1971年,世界上第一條1公里長的光纖問世,第一個光纖通訊系統也在1981年啟用。
1982年,獲任命為首位“ITT執行科學家”,高錕啟動了“Terabit技術”計劃,以解決信號處理的高頻限制,因此高錕也被稱為“Terabit技術理念之父”。
198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直至1996年正式退休。退休後居於香港,並擔任香港特區政府科技創新委員會委員。他花近十年時間完成的自傳,於2005年出版中文譯本《潮平岸闊—高錕自述》。
2009年,高錕因“開創性的研究與發展光纖通訊系統中低損耗光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是第八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華裔科學家
2010年,高錕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後返港,將畢生最高榮譽的諾貝爾獎及其他十多個重要獎項一併永久送贈香港中文大學。同年獲頒發香港特區大紫荊勳章。
高錕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博士合照 |
晚年生活
高錕在2002年或之前完成英文自傳《A Time a Tide》,許迪鏘翻譯的中文譯本《潮平岸闊——高錕自述》於2005年出版。2004年初,高錕證實罹患早期腦退化症,接受治療。但事情到2009年,高錕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時才被廣泛報導,其夫人黃美芸接受香港《明報》採訪時指高錕「老人家記性差」,時而忘記鎖匙或書本放在哪裡,不過病情輕微,認人、認路均沒有問題。
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向高錕頒授諾貝爾物理學獎。12月8日,高錕的演說《古沙遞捷音》由夫人和中大4名教授按照《潮平岸闊》內容代筆,夫人代為發表。12月10日,高錕在諾貝爾典禮上獲特別安排,免除走到台中領獎、鞠躬三次的禮儀,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破例走到他面前頒獎。
為了協助腦退化症患者和家屬,高錕及夫人黃美芸在2010年9月21日成立高錕慈善基金,期望增加大眾對病症的認知以及對患者的關懷。高錕退休後常於香港和美國加州山景城兩地居住。
諾貝爾獎高錕教授與深圳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永遠榮譽會長袁仕傑博士合照 | 袁仕傑博士與高錕教授於2001深圳光通訊科技園奠基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