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氏源流
- 龔姓氏圖騰龔氏起源
1. 出自黃帝之臣共工氏的后裔。共工氏(炎帝的后代)在黃帝時為水官,因治水有功,被奉為社神。其后有一支開始以單字"共"為整個家族的氏。
2. 出自古共國之后。共,亦作恭,為商代諸侯國。因侵犯周而受文王姬昌的討伐。共國滅亡后,其子孫以國為氏。就是共氏。
3. 出自姬,為共伯和之后。西周后期,有一個王室貴族叫姬和,被封于共,為伯爵,稱為共伯和。當時,周厲王在"國人暴動"中被趕出國都,然后諸侯便推舉他代行天子的權利,史稱"共和行政",這也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共國在春秋時被滅后,其子孫以國名為氏,稱共氏。
4. 也出自姬,為晉獻公的后裔。春秋時,晉獻公(晉國為姬諸侯國)的兒子奚齊即位以后,給其兄申生(在被人誣陷后,以自殺表示對父王忠心的前太子)加謚號為"恭君"。因古代"恭"即"共",申生的后代以謚號為氏,也稱共氏。
5. 仍出自姬,為春秋時鄭武公的兒子共叔段的后代。春秋時,鄭武公的大兒子鄭莊公繼承了帝位,后來鄭武公的小兒子叔段企圖奪取政權,被鄭莊公打敗后,逃到共,當時在鄭國境外,稱為共叔段,其后代,或以"段"為氏,或以"共叔"為氏,也有以"共"為氏的, 稱共氏。
6. 五代十國時,后晉皇帝叫石敬瑭,為避名諱,"敬"氏改為同義的"恭"氏,后又改為"龔"氏。
7. 出自姬,為翁氏所分。周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于翁山,后以邑為氏,稱"翁"氏。宋初有翁乾度有6子,分洪、江、翁、方、龔、汪六,其中第五子分龔,其子孫也龔。
8. 共氏后來為了避仇,便分別改了自己的氏,有的在"共"旁加了三點水,變成了洪氏;有的在共字上面加了一個龍字,就成了龔氏。
分佈地區
1.宋朝時期,龔姓大約有15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排在第八十四位。龔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約占全國龔姓總人口的19.3%。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安徽、江蘇、江西、湖南、福建、河北,這六省龔姓大約占全國龔姓總人口的81%。其次分佈于廣東、山東、浙江、河南等省。全國形成了以東部皖蘇、北面河北、南方贛湘閩為中心的三大塊龔姓聚集區。明朝時期,龔姓大約有3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32%,排在第七十一位。
2.明朝時期,江蘇為龔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龔姓總人口的25.7%。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蘇、江西、浙江、福建,這四省龔姓大約占龔姓總人口的76%,其次分佈於湖北、四川、湖南,這三省的龔姓又集中了17%。宋、元、明期間,龔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蘇、贛、浙、閩一片龔姓人口聚集地。當代漢族龔姓的人口200萬,為全國第一酉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16%。
3.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龔姓人口由30萬增到200余萬,近7倍,龔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龔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態勢。龔姓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湖南、江蘇、湖北、四川四省,大約占全國龔姓總人口的43%,其次分佈于河南、江西、貴州、重慶、上海,這五省市的龔姓又集中了26%。湖南為龔姓第一大省,占龔姓總人口的13%。全國形成了長江流域地區高比率龔姓分佈帶。在近600年間,龔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部向華中、華北和四川的回遷成為龔姓遷移的主流。龔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湘渝、川1黔大部、雲南東北、鄂贛浙蘇大部、上海、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廣西北部、黑吉東部,龔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到0.3%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5%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6%,該地區居住了大約52%的龔姓人群。
家族名人
龔士燕:清代有曆科博士。
龔得樹:清末有撚軍將領。
龔澎:中國外交家,中國共產黨第一位新聞發言人。
龔祖同:(1904年11月10日-1986年6月22日)著名光學家。
龔品梅:(1901年8月2日-2000年3月12日),中國天主教區樞機主教。
龔如心:(1937年9月29日-2007年4月3日)香港企業家,傳奇性人物;曾為亞洲女首富。
龔雪:中國著名影星,金雞百花獎影后。
龔蓓苾:中國女藝人。
龔偉怡:香港新聞從業員。
龔嘉欣:香港女藝人。
龔智超:中國羽毛球運動員。
龔睿那:中國羽毛球運動員。
龔柯允:華裔歌手。
龔穀誠: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廣州軍區副司令員 祖籍湖南省新化縣。
龔進福:華裔大亨。
龔夏輝:(1928~2019)吳家太極拳宗師,獲「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終身成就獎。現已退休。
龔應恬:中國著名編劇,導演
龔鈺祺:臺灣知名樂團蘇打綠鍵盤和中提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