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氏源流
- 龍姓氏圖騰龍氏起源
1. 出自黃帝之臣龍行。據《氏錄源》及《竹書紀年》所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鄭)。是為河南龍氏。
2. 出自舜時納言龍之後,以官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龍氏,舜臣也,龍也納言(所謂納言,是當時一種專司出納,帝命的官職。)子孫以官職名龍為氏。因舜的活動地域在晉南地區,故此支龍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為山西龍氏。至漢代,龍勉因仕從河北钜鹿詔遷扶風京兆,傳四代有龍述,字伯高,龍伯高初任山都縣令,漢光武帝時升零陵太守,官于楚,家武陵.為武陵始祖.
3. 出自古代神話傳說,禦龍氏之後。據《氏考略》所載,龍出自禦龍氏,望出天水。如夏朝禦龍氏劉累(堯之後,因有馴化龍的本領,深得夏帝孔甲的賞識,被封賜為“禦龍氏”)的後裔中,就有以龍為氏的。劉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師縣南,是為河南龍氏。
4. 出自古代神話傳說,豢龍氏之後。據《通志•氏族略》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資料所載,相傳董父,已,精于飼龍,以畜養龍而被舜賜“豢龍氏”。其後代有以龍為氏的,是為湖北龍氏。
5. 出自西漢牂牁地區有龍。據《華陽國志》所載,西漢時的牂牁大中有龍氏。牂牁郡,治今貴州省凱裡縣西北。
6. 出自地名,以採食地為氏。春秋時楚大夫食采于龍(今山東省泰安西南之龍鄉),其子孫有以龍為氏者。
7. 出自其他源流和小數民族有龍:
① 北史》所載,焉耆國(今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西南),西域且彌(今新疆昌吉、瑪納斯二縣),其君王皆為龍氏。
② 小數民族中有龍。在我國苗、普米、哈尼、彝、侗、瑤、水等民族均有龍。
分佈地區
1宋朝時期,龍姓大約有4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05%,排在第二百位以後。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四川、江西、安徽,這三省龍姓大約占龍姓總人口的87%,其次分佈于河南、浙江等省。四川省為龍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龍姓總人口的32%。全國形成了西部四川、東部贛皖兩大塊龍姓人口聚集區。明朝時期,龍姓大約有12余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後。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龍姓人口增長率超過全國人口增長率,這與西南其他民族龍姓的加入有關。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湖南,這兩省龍姓大約占龍姓總人口的71%,其次分佈於湖北、廣西,這兩省的龍姓又集中了14%。江西省的龍姓人口約占龍姓總人口的44%,為龍姓第一大省。
2.全國形成了以江西為中心的贛、湘、鄂、桂龍姓人口聚集區。宋元明間,龍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人口的流動由北、西向東南地區遷移,四川和河南地區龍姓人口急劇減少,分別向湖南和江西地區遷移。當代龍姓的人口已近280萬,為全國第八十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2%。
3.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龍姓人口由12萬激增到280萬,增長了23倍多,龍姓人口的增長速度大大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這與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龍姓人群的漢化有關。宋朝至今1000年中龍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上升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貴州、湖南、四川三省,大約占龍姓總人口的58%,其次分佈於湖北、廣東、廣西、雲南、重慶,這五省區市的龍姓又集中了30%。貴州居住了龍姓總人口的26%,為龍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以貴州為中心的雲貴川渝、鄂湘粵桂的兩大龍姓人口聚集區。
4.在近600年期間,龍姓人口由東南部向西部、西南遷移是主流,龍姓人口重心由東南向西移動。龍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黔湘桂、重慶大部、廣東西北、雲南南部,龍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中心地區可達1.7%,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9.8%,居住了大約49%的龍姓人群。四川、雲南大部、重慶北部、鄂贛粵大部、海南、福建西部、安徽西南、陝甘南端、蒙黑吉遼四省區連接地區,龍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2%一o.6%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7%,居住了大約34%的龍姓人群。
家族名人
龍應台:臺灣作家、中華民國文化部首任部長。
龍永圖:中國前外經貿部副部長、博鼇亞洲論壇秘書長
龍向榮博士:香港敲擊樂大師
龍剛:香港導演
龍子明: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龍俊亨:南韓男子團體Highlight(前Beast)成員。
龍子揚:財神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