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而誠摯 念恩網革新傳統拜祭方式
慎終追遠是華人的傳統思想,每逢清明重陽春秋二祭,都會透過拜祭、祭祀的方式表達對先人的思念,即使生死相隔,亦能籍著一線香而相通。然而來到今天,人們開始思考拜祭和悼念在形式上的意義,特別是在疫情下,移居海外的親人未能回鄉祭祖,更令人反思保留一切繁文縟節的必要性。
在念恩網創辦人袁仕傑(下稱袁先生)和袁思明(下稱Anthony)二人的心中,拜祭悼念的核心在於心誠。他們所創立的網上拜祭平台拋開了傳統包袱,除了提供平台讓世界各地的親友在網上拜祭和悼念先人,更設提供雲端族譜功能,令先人的回憶不只存於心裏,亦存在「雲上」。袁先生說︰「同時,我們想藉平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將『孝道』這份美德傳承給下一代,因此念恩網的基本功能都是免費提供給所有註冊用家去使用。」
悼念拜祭在於心誠
念恩網的成立源於袁先生對媽媽的一份情。「媽媽晚年體弱多病,無法回鄉祭祖,加上她經常跟我細說她那一代人種種經歷,於是就萌生創建平台的想法,不但要做到遙距悼念先人,還可以把家族文化承傳下去。」一個小小的念頭如雪球般慢慢滾大,袁先生於是夥拍兒子,用了兩年時間創立了念恩網。
華人社會看重悼念拜祭的儀式,無論是攜帶祭品登山的過程,還是繁複的祭拜步驟都是向先人表達敬意的方法。網上拜祭將一切從簡,有人認為有失莊重,亦是對傳統價值觀的背離。袁先生和Anthony在創立念恩網時有面臨過異議嗎?「當然有人不認同這種悼念方式,但我們相信這是時代趨勢,我們只是向大眾,特別是居住在海外的華人提供一個悼念方法。」Anthony語畢,袁先生雲淡風輕地補充︰「中國文化在這幾千年間不斷變化,許多習俗都簡化了,那悼念拜祭儀式為何不能簡化呢?最重要是『誠心』,有這份心意,先人一定會感受到。」
平台簡易操作 集線上悼念和雲端族譜功能
念恩網的界面和操作簡單易明,用戶在建立帳號後,可以為先人創建個人檔案,並在雲端上建立族譜,每個家族最多能儲存十代的族譜資料。系統會根據雲端系統內先人的出生年份和用戶提供的資料,自動辨識家人之間的關係,形成完整的家族關系圖。當建立了家族族譜後,用戶可以在先人的個人檔案上寫下生平事跡和遺言,甚至上傳照片、聲音檔案和影片,儼如一冊冊線上回憶錄。
至於線上悼念拜祭部份,平台會提供不同宗教場景供用戶作線上悼念和拜祭,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甚至是無宗教的背景,用戶更可以在虛擬場景中向先人「獻花」和「燒香」。「家人可以相約在同一時間到『靈堂』悼念,平台設有線上聊天功能,即使家人們天各一方,也可以維繫彼此的關係。」
數碼紀念空間 探索網上拜祭的未來
網上拜祭平台雖然方便,但卻缺乏真實感和情感上的連結。為了突破這一局限,念恩網積極研究融合虛擬實境技術(VR)以提升實境感。「早在疫情前,我們就構思應用虛擬實景技術,奈何疫情打亂計劃,現在正是時機重啟。」透過虛擬實景技術,用戶可以自行設計場景,不論是莊嚴的祀堂﹑悠閒的花園,還是自住的居所都能得以呈現,而在虛擬眼鏡和實感手套等硬件協助,更可以做到獻花和燒香等動作,增加臨場感。
人的離去令人傷心,然而透過科技或許可以令「人」存活在數碼世界。Anthony指念恩網的長遠計劃是希望透過人工智能的模仿,令先人可以「存活」在元宇宙。「在人還在世時就需要先紀錄聲音,讓人工智能模擬其語氣﹑聲線和反應。當收集到足夠的數據後,人就可以在元宇宙重活。」Anthony表示計劃尚在構思階段,仍有許多細節需要仔細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