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进入场景
高锟

早年生活

  1933年11月高锟出生于中国上海,出身书香门弟。祖父高吹万是清末江南著名书画家,父亲高君湘律师是美国密西根大学法学院博士,而他自小就对化学和物理产生兴趣。

1949年移民到香港,高锟中学就读于香港圣若瑟书院,高中毕业后虽已考上香港大学,但因当时香港大学没有机电工程专业,他就到了当时位于伦敦的伍利奇理工学院升学,于1957年取得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理学学士学位,及后1965年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获得英国伦敦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职业与科研成就

1957年,高锟进入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在旗下一英国子公司标准电话与电缆公司任工程师。

1960年,他进入ITT设于英国的欧洲中央研究机构——标准通讯实验室,在那里工作了十年,其职位从研究科学家升至研究经理。

1964年,他提出在电话网络中以光代替电流,以玻璃纤维代替导线。

1965年,高锟与霍克汉姆共同得出结论,玻璃光衰减的基本限制在每公里20分贝以下,这是光通信的关键值。这一结论开启了寻找低损耗材料和合适纤维以达到这一标准的里程。

1966年,高锟发表了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绝缘性纤维的结构和材料特性以一条细如发丝的光纤代替千百万条铜线, 初被人质疑, 至90年代被广泛利用,因此被誉为[光纤之父]。

1970年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筹办电子工程系,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大电子系教授及讲座教授,任职四年。

1971年,世界上第一条1公里长的光纤问世,第一个光纤通讯系统也在1981年启用。

1982年,获任命为首位“ITT执行科学家”,高锟启动了“Terabit技术”计划,以解决信号处理的高频限制,因此高锟也被称为“Terabit技术理念之父”。

198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直至1996年正式退休。退休后居于香港,并担任香港特区政府科技创新委员会委员。他花近十年时间完成的自传,于2005年出版中文译本《潮平岸阔—高锟自述》。

2009年,高锟因“开创性的研究与发展光纤通讯系统中低损耗光纤”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是第八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家

2010年,高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后返港,将毕生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及其他十多个重要奖项一并永久送赠香港中文大学。同年获颁发香港特区大紫荆勋章。
  
高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博士合照

晚年生活

高锟在2002年或之前完成英文自传《A Time a Tide》,许迪锵翻译的中文译本《潮平岸阔——高锟自述》于2005年出版。

2004年初,高锟证实罹患早期脑退化症,接受治疗。但事情到2009年,高锟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才被广泛报导,其夫人黄美芸接受香港《明报》采访时指高锟「老人家记性差」,时而忘记锁匙或书本放在哪里,不过病情轻微,认人、认路均没有问题。

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向高锟颁授诺贝尔物理学奖。 12月8日,高锟的演说《古沙递捷音》由夫人和中大4名教授按照《潮平岸阔》内容代笔,夫人代为发表。 12月10日,高锟在诺贝尔典礼上获特别安排,免除走到台中领奖、鞠躬三次的礼仪,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破例走到他面前颁奖。

为了协助脑退化症患者和家属,高锟及夫人黄美芸在2010年9月21日成立高锟慈善基金,期望增加大众对病症的认知以及对患者的关怀。高锟退休后常于香港和美国加州山景城两地居住。
  
诺贝尔奖高锟教授与深圳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永远荣誉会长袁仕杰博士合照 袁仕杰博士与高锟教授于2001深圳光通讯科技园奠基礼

逝世

  2018年9月23日早上11时45分,高锟于香港沙田区白普理宁养中心离世,享寿84岁。香港各界均一致表达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