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教派
轉載
道教
简介
道教是发源自中国本土的多神教, 不应与道家混为一谈。虽有道教派别尊崇道家的老子为太上老君, 但道家毕竟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的思想学派, 而道教的不同教派则崇拜不同的神明或偶像, 道教在早期的宗教主旨是求长生不死及得道成仙等, 也有道教的教派渗入了儒家的道德思想和佛教因果报应等概念, 故自古以来就有儒(儒教)、释(佛教)、道(道教)三教的说法。
道教也有跟其他宗教相似的地方, 就是导人向善, 劝人行善积德, 跟其他宗教最大分别就是道教的神灵众多, 各有不同的神庙神坛让信众供奉。
仪式
祭神
由于道教的神灵众多, 教派又多不胜数, 各派的祭神仪式自有不同, 但类似的地方也不少, 好像燃点蜡烛、上香、祭献三牲(早期用牛、羊、猪, 近年用猪、鸡、鱼)、糕点、茶酒及斋菜, 有时候也有烧些金银衣纸。如要追本寻源去找出各道教教派的正宗祭祀仪式, 可能相当复杂, 因此各道教善信也不尽拘泥于形式, 就凭着虔诚之心, 采用民间流传的简单仪式, 奉上简单祭品, 依然可以供奉所信的神灵、祈求神灵的庇佑。随着科技的急速发展, 网上祭神祭祖也发始流行, 善信持着一颗诚心, 奉上设计更为精巧的虚拟祭品, 相信也可同样收到祈福或供奉之效。
还神
在人际关系中故然必须有借有还, 而道教善信很多都会在求神之后还神, 意即酬谢神恩。例如, 如果祈求的是流年顺利, 每年腊月下旬就得还神, 如求财运亨通, 也可于年尾还神, 又或在财运降临后尽快还神, 但是一般善信都会认为, 不管祈求许愿之事能否成功, 也必须酬神谢恩。至于还神的方式, 也没有定规, 大概就跟求神时的方式和祭品一样, 只要是诚心诚意地向神灵表明参拜的目是还神或酬神就可。当然, 如果在求神时承诺了将来会用什么特定祭品或方式去还神, 自然要一一牢记样样履行。
道教的教派
由于道教的教派繁多, 不易分类也无法尽录。传统学者以不同方式尝试把道教派别分门别类, 但一般善信也不管这些, 只去供奉自已所信奉的神灵;有些教派以人物著名, 如张道陵的正一宗、王重阳的全真教、吕洞宾的纯阳派、铁拐李的虚无派、张果老的云阳派等,有些则以地域著名, 如华山派、鹤山派、武当派等, 而在历史上著名的也有经典派、积善派、符录派、丹鼎派、占验派等,时至今日仍然存在的著名教派有全真、茅山、武当等各派, 在台湾著名的有正一道, 虽然香港的道堂多信奉吕祖(吕洞宾), 但最著名的还是黄大仙。为了让读者对道教有较多认识, 在这里尝试把历史上较为著名的或近代还没式微的教派简单地介绍如下:
丹鼎派
古人以炼丹求长生不老之术, 实与道教的丹鼎派同出一辙, 此派所用的经典较著名的有《黄帝内经》, 修习者以吐纳养生等方式求延年, 这与古代中医学有着密切关系。此派的宗教意味并不浓厚, 但却深远地影响着包括中医等传统中国文化。
占验派
这派在民间流传甚广, 专修占卜、星相、五行、术数、推命、相命甚至奇门遁甲之术等, 以预知世上各人各事的祸福吉凶, 再达至趋吉避凶之目的, 此派的著名经典如《易经》都对中国文化及历法演算影响很大, 其教义有敬天、祀祖、修道、行教、救人、利物和济世等, 其内容跟儒、佛两教亦有近似的地方。
经典派
此派宗教性质不强, 但却传承道家思想, 以老庄的哲学为本, 采用的经典包括《道德经》和《南华经》等, 目的是要
悟道, 要真正了解人生的真谛。以学术角度去看, 这派的内涵最为博大精深。
符箓派
以符咒等方术进行治病、去妖、除魔、消灾、治瘟等, 其斋醮法事于唐代甚为盛行, 至今仍常见于民间各处, 进行
法事时, 道士穿着道袍, 手持法器, 唱着古调, 以特定舞蹈来进行法事, 颇为热闹, 法事的目的一般都是祈求消灾赐福。
正一道
张道陵创立, 后世称他为张天师, 故此派也有被称为天师道, 一向由子孙世袭, 后来的传人都被称为「天师」。自元朝
开始, 张宗演被封为「天师」, 自此「天师」一词就由民间的尊称转化为官方也采用的称号, 正一道就更方便去集合和总领各派, 渐渐壮大起来。
纯阳派
吕洞宾, 道号纯阳子, 八仙之一, 由于他济世为怀、乐善好施, 广被民间百姓敬仰, 也被信徒尊称为吕祖或纯阳祖师。他善于炼丹, 故有
医神之称, 据闻他也有「点石成金」之术, 故又称财神。吕祖传奇多不胜数, 不乏斩妖除魔之事。香港的云泉仙馆就是尊奉吕祖的纯阳派道观。
黄大仙
民间传说晋代黄初平牧羊遇仙, 并于赤松山修炼成仙, 故也有「赤松黄大仙」之称。由于他到处赠医施药, 受惠者众, 故各处都有人修祠参拜, 据闻祈福者多能得偿所愿, 故有「黄大仙有求必应」一说。论到香火不绝, 就要数香港的黄大仙祠, 每年都有不少善信不辞劳苦早早排队, 争在大年初一于黄大仙祠上头炷香祈福。也求签的, 不论是自身、流年、事业、财运、姻缘, 善信们都希望黄大仙真能有求必应。随着时代的进步,在黄大仙祠上表大岁的仪式也改为电子化, 再不拘泥于旧法, 顺应科技的发展, 虔诚的善信也乐于接受新安排。